热喷涂实验室团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喷涂实验室团队

热喷涂实验室团队

实验室在李长久教授的带领下,以青年教师和优秀的研究生为生力军,其中教师11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高工2名,常年有80~120名研究生(博士生20~40名,硕士生40~60名)分别从事创造性的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挑战性与开拓性的开发研究。

实验室自1993年开展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基金项目与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的研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教育部基金项目5项(含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项目1项,973子项目3项,以及多项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994年至今发表SCI论文3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被他引累计超过4200篇次。迄今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成果于2004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实验室经过近20年的建设,目前装备有国内最齐全的涂层制备与检测设备,如具有80kW级高能等离子喷涂系统、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1995年在国内首创研制成功)、常压/真空冷喷涂系统(2003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1997年国内首家研制成功)、液料火焰喷涂系统(2000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真空等离子喷涂系统等喷涂制备设备。还具有6自由度机器人、立式与卧室喷涂用旋转工装等涂层辅助设备,以及磨粒磨损试验机、冲蚀磨损试验机、表面粗糙度仪,高速飞行粒子状态在线监测系统(1999年国内率先研制成功)、涂层气体泄漏率测试系统等涂层性能检测与监测设备。实验室同时还具有安捷伦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输力强1260+1287电化学测试系统、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等性能评价设备。具备开展重大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的研究基础与设备条件。

在涂层形成基本过程机制与涂层结构定量表征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涂层基本理论被国际同行普遍接纳并被广泛采用。同时开发的高性能涂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机械、冶炼、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新能源领域,近10年来,实验室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迄今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业内认识普遍认可,单电池的输出特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与国外相关机构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其中与日本大阪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德理工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等常年保持着实质性合作研究。实验室已派送多名学生前往日本、法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行访问、学习和工作。在国内,实验室与国内大型公司和集团有着广泛的合作,如与宝钢、东汽、航天集团、航空集团等开展的合作项目。


一、科研项目


基金项目:

· ◇国家教育部资助回国留学人员基金: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的研制与涂层结构及性能的研究(1993-1995)

· ◇国家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化学致密化法合成复合陶瓷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1993-1995)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01013): 等离子喷涂中高速熔滴碰撞基体后的行为的研究 (1995-1997)

· ◇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 热喷涂中的基本物理化学现象的研究 (1995-1997)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71061): 半熔粒子状态对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结合强度的研究 (1997-1999)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6C19): 金属陶瓷复合强化超音速火焰喷涂金属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1997-1998)

·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热喷涂制造自支撑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2000-2001)

·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目:纳米结构TiO2光催化涂层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重大项目之子项目,2000-2002)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1044):液料热喷涂纳米结构氧化物陶瓷涂层形成机制的研究 (2001-2003)

·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科研培植项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成形与制造技术的研究 (2001-2002年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1052):粒子参量对冷喷沉积纳米结构金属涂层特性的研究(2002-2004)

· ◇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基于材料表面强化与再生的材料节能降耗复合制备技术的研究(2006-2007)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功率燃料电池单体开发(2006-2007)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高性能纳米结构涂层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2006-2008)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1080):以纳米金属陶瓷为基体对耐磨超硬金属陶瓷涂层强韧化机制的研究(2006-2008)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1080):等离子喷涂YSZ涂层中柱状晶跨扁平粒子界面连续生长规律的研究(2007-2008)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2035):提高光电极IPCE值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流的研究(2007-2009)

· ◇ 973项目:等离子喷涂与冷喷涂创制新型复合结构热障涂层的研究(2007-2011)

· ◇ 863项目:高性能单电池串联集成制造技术(2007-2009)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纳晶薄膜内电解质扩散行为(2007-2008)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5075):基于低压冷喷涂法的微引擎新型SiC膜微点火器的关键制造技术(2008-2010)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热喷涂颗粒累加沉积特性与粒子界面结构及涂层性能控制的研究(2008-2011)

· ◇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柔性染料敏化纳晶太阳电池的制备研究(2008-2009)

· ◇ 973项目:稳定高效热障系统的制备方法与失效机理(2013-2017)

· ◇ 973项目:高温功能涂层的陶瓷/陶瓷界面结构设计与服役演变(2012-2016)

· ◇ 973项目:高速等离子射流气液固多相沉积涂层生长机(2012-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2160):柔性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弯曲失效机理研究(2011-20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2161):基于控制单个电解质颗粒熔化状态构筑电解质/阴极界面微结构及其构效关系 (2011-20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1144):等离子喷涂陶瓷中粒子/基体的晶体结构遗传现象与机制(2012-20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42003):ScSZ气液复相共沉积行为及柱状晶连续的致密电解质薄膜生长机理(2014.1-2014.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1158):外加颗粒在线喷丸对冷喷涂金属沉积体微结构的原位优化及机理(2015-20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171):等离子喷涂金属涂层粒子间冶金结合增强与 机制的 研究 (2015-2018)

·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冷喷涂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究(2015.7-2017.7)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高致密度耐腐蚀Ta涂层的冷喷涂制备及机理研究(2015.7-2017.7)


国际合作项目:

· ◇热喷涂层寿命评价的研究 (国际协作项目,合作公司:日本IHI;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超音速火焰喷涂Cr 3 C 2 -NiCr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1996-1997)

◇等离子喷涂Ni50-Cr50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1997-2000)

◇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及镍基合金涂层的应用研究(1996-1999)

◇超音速火焰喷涂耐热合金涂层性能的研究: (IHI国际合作课题,1999年度)

· ◇ TiO2光催化涂层制备技术及其光催化特性的研究;合作单位:日本大阪大学和法国贝尔福-蒙柏利亚德理工大学,2000年启动。

· ◇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 (2002年, 日本IHI公司 )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2005年启动,中法合作)

· ◇高性能热障涂层技术的开发(2005-2008,中美合作)

· ◇ Mg合金冷喷涂表面改性的研究(2007,中美合作)

· ◇等离子喷涂绝缘涂层(2006-2007,西门子)


国内合作项目:

· ◇连铸结晶器超音速火焰喷涂修复工艺研究: 上海宝钢(1997-1998)

· ◇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的设计制造(1999年,杭州半山电厂机械加工厂)

· ◇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 (2001年,石油大学)

· ◇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2003年,西安)

· ◇基于电力行业的小型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2005年,河南)

· ◇热喷涂实验教学设备系统(2006年,江西九江学院)

· ◇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工艺与自动HVOF数控喷涂装备系统(2006-2007,上海)


二、主要学术成果

确立了等离子喷涂层层状结构定量表征方法,阐明了等离子喷涂涂层的结构变化规律,揭示了控制涂层粒子间结合的因素并提出了大幅度调控粒子间结合的方法;

建立了涂层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冲蚀磨损率、热传导率等与结构参量的关系,构筑了涂层层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理论关系体系框架,揭示了决定涂层性能的结构因素;

系统研究阐明了热喷涂熔融粒子碰撞扁平化规律,揭示了高速熔融粒子碰撞平面基体后产生飞溅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合理解释熔融粒子扁平化过程中发生飞溅的机制模型;

揭示了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合金中喷涂粒子液固两相状态对涂层沉积特性的本质影响,提出了液固两相粒子沉积机制模型,阐明了固态颗粒特性对粒子沉积特性、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半熔金属粒子可显著提高HVOF喷涂层结合强度的现象,阐明了粒子状态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综合考虑粒子尺寸分布的冷喷涂沉积模型与临界速度测量方法,揭示了金属粒子临界沉积速度受其表面氧化状态显著影响的规律;阐明了冷喷涂金属涂层粒子界面呈现微纳米晶亚稳结构特征,提出了通过后热输入实现粒子界面的原位强化与涂层原位控制的思路。

提出了Ni/Al2O3金属支撑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结构,提出了基于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致密、高电导率电解质层的方法,揭示了基体温度对电解质层柱状晶跨界面连续生长的规律,阐明了纳米颗粒致密化对涂层气密性、导电性的影响规律,确立了高性能SOFC的等离子喷涂制备方法。

提出了基于冷喷涂制备高性能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阳极的方法,阐明了制备条件、涂层显微结构对阳极极化特性以及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

三、技术成果

研制成功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

研制成功高速分行粒子速度、温度检测系统;

研制成功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

研制成功液料热喷涂系统;

研制成功常压和真空冷喷涂系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四、外文期刊论文

涂层结构与性能、热障涂层、太阳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冷喷涂


四、中文期刊论文

实验室已与国内外多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合作,本实验室可提供的服务如下:

(1)本实验室可承接如下设备的制作和研制开发:

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设计与制造

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设计与制造

热辐射法粒子状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制造

塑料火焰喷涂系统设计与制造

空芯阴极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设计与制造

冷喷系统设计与制造

真空冷喷系统设计与制造

小功率SOFC的设计与制造

(2)本室验室可提供以下工艺的设计:

等离子喷涂金属、陶瓷及金属陶瓷涂层技术

WC-Co HVOF硬质合金涂层技术

Cr3C2 -NiCr HVOF硬质合金涂层技术

HVOF耐热合金涂层技术

高结合强度HVOF金属涂层技术

微束等离子喷涂技术

替代电镀硬铬层HVOF涂层技术

替代火焰喷焊工艺的HVOF涂层技术

碳钢表面硬质碳化物涂层技术

塑料火焰喷涂技术

纳米材料热喷涂法制备技术

TiO2光触媒涂层技术

自支撑高温固体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功能陶瓷涂层热喷涂制造技术SOFC用致密电解质层制造技术

(3)可进行零部件的喷涂加工服务

(4)信息服务 如果您想了解热喷涂领域国际、国内学术性会议,以及当今热喷涂发展最新状况等学术信息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给您满意回答。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电话 :86-29-82668614   传真:86-29-82663453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与涂层研究所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